“天下大势,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”这句话高度总结了封建社会的政权更迭,新的政权在建立之初,也许有着勃勃生机。但是,毕竟是换汤不换药,还是那老旧的一套封建体制,以不公的等级制度积蓄矛盾,等到矛盾爆发那一天诚利和 ,也就是政权灭亡的那一天。
老百姓是封建社会中最受压迫的,也就经常掀起农民起义来反抗。元朝末年,在统治者的昏庸和天灾人祸之下,各地都爆发了起义,其中由徐寿辉建立的天完政权很有影响力。徐寿辉起义10年,拥兵百万,成为了皇帝,然而最终却被自己的手下敲碎了脑袋。
成为首领
徐寿辉原来也是社会底层民众,他以贩布为生。然而虽然生活也就那样,但他有着一副好相貌,身材魁梧,仪表堂堂,这本来就很容易让人生气好感了,他还有古道热肠,经常帮助附近的民众,因此很是受群众爱戴。
元朝末年,白莲教在北方的大别山北发动起义,吹响了百姓反抗的号角。有一个叫做彭莹玉的人也发动了一支起义队伍,但是他不打算自己做皇帝,而是想找另一个人来接过这个烫手山芋。
展开剩余81%他就吩咐手下去四处寻找特异之人来替自己做皇帝,彭莹玉的一个手下在某天从徐寿辉的村子路过,看到了徐寿辉在池塘里洗澡。当时太阳正大,映照得湖面泛起层层金波,有着优秀外貌条件的徐寿辉站在这金波中,有如神人一般。
这个手下看到这一幕,就知道人找到了,当即上前对徐寿辉说明了情况。白捡一个皇位坐,徐寿辉自然没有拒绝。他发展了一支红巾军,士兵头戴红巾。徐寿辉本人十分厚道,在他的思想指导下,红巾军和一般的起义军很不一样。他们有着严明的纪律,只打元军。
每攻克一地,绝不做出烧杀抢掠乃至于屠城的恶行,而是向百姓宣传推翻元朝,吸收有生力量。这不扰民的作风很快就受到了百姓的爱戴,投靠者众多。红巾军飞速扩张,有了足足百万人,牢牢掌握了湖北、湖南、江南、浙江以及福建等地区。
遭到架空
可以说徐寿辉一开始是被视作傀儡的,不过,彭莹玉在1353年兵败被杀,所以徐寿辉还是最终把权力掌握到了自己手里。然而,这权力他还没有在手里捂热乎,就又被人夺去了,夺权的是他名义上的部下倪文俊。
倪文俊是一员猛将,他骁勇善战,带领红巾军和元朝死磕,获得了惊人的战绩。在四处征战的过程中,他的权力欲望也得到了膨胀,不甘心屈居人下。倪文俊在军队中发展亲信,基本上就把军队掌握在了自己手里。他在外打仗,徐寿辉是有心无力,管不了他,只能坐视自己被架空。
1356年,倪文俊把天完政权从蕲水迁到了汉阳,其实就是为了进一步扫除徐寿辉的势力。这之后,徐寿辉名义上还是皇帝诚利和 ,而倪文俊则成了一人之下的大将军,实际上控制着天完政权。
倪文俊把江汉平原当作自己的根据地,用心经营,取得一定成果后就向外扩张。元朝自然见识到了红巾军的恐怖之处,因此在军事镇压的同时,也用了诱降招安的手段。倪文俊还是很吃这一套的,他本身参加起义就不是为了什么大义,而只是因为想要获得金钱土地。
元朝在谈判时,对他许以高官厚禄,这就把他的心给勾住了,他开始秘密和元军商议投诚事宜。不过,事情进展得不是很顺利,双方没有谈拢,而他把作为人质的威顺王子给杀了,这也就意味着元朝再无可能接受他的投诚。
在元朝那里不能满足的权力欲望,倪文俊打算在天完政权内部实现,他计划铲除掉徐寿辉,让自己做真正意义上的一把手。1357年,他对徐寿辉动手,只是最后失败了,他只能投奔自己在黄州的属下。倪文俊对这个属下很是信任,他的名字是陈友谅。
命丧黄泉
倪文俊看错人了,陈友谅其实并没有忠诚可言,他的一时顺从都只是为了在权力的阶梯上爬得更高,而在前来投奔的倪文俊身上,他看到了一个机会。陈友谅抓住倪文俊落难的这个时机,把他杀了,掌握了他的权力。
徐寿辉也是挺惨的,走了一个倪文俊,又来了一个陈友谅,而且后者比前者手段还更高明,他只好继续做他的傀儡皇帝。1358年夏,徐寿辉发起了自己的反抗,他想要通过迁都龙兴的方式来远离陈友谅,谋求一个转机。
深谙厚黑学的陈友谅自然看出了他的用意,就没有同意。徐寿辉看陈友谅反对,也就不好再多说,不过他并非是打消了这个念头,而是要闷声干大事。等到次年12月,徐寿辉率军离开汉阳,走到了江州。结果遇得了陈友谅早就设置下的伏兵,左右亲信被诛杀殆尽,徐寿辉彻底失去了反抗的能力。
这之后,陈友谅把江州定为都城,直接就地把徐寿辉囚禁在了这里。陈友谅自立为汉王,在王府内建立了自己的小朝廷。此后,陈友谅连胜数战,获得了很高的声望,手下的士兵只知汉王之名,而不知真正的皇帝徐寿辉。
陈友谅知道时机到了,他要完成最后一步,把自己成为政权内的第一人。1360年,朱元璋对天完政权发动进攻。陈友谅率军进入采石矶,他派出了部将到徐寿辉那里,假作陈述战情,实际是为了行刺,他安排好了人用铁器敲碎了徐寿辉的脑袋。
这边等来了徐寿辉死亡的消息,陈友谅立刻就把采石五通庙作为行殿,正式登基,把国号改为汉即皇帝位,年号则是改为了大义。
小结:
徐寿辉从一个小小的贩布商人起家,通过10年的起义,拥兵百万,纵横大江南北,一度动摇元朝统治。可是这么一个起义领袖诚利和 ,最后却被手下敲碎了脑袋,落得这么个凄凉下场,都是因为他没能真正地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,也就失去了选择自己命运的力量。
发布于:天津市在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